《Amazing Ocean-Food Chain 海洋大驚奇-食物鏈》
大海的悲歌,你能否聽見
《海洋大驚奇-食物鏈》是一款具啟發意味的卡牌遊戲。宇哥有緣接觸到這款遊戲,一方面是在新銳桌遊博覽會上遇到「海波浪」這個陌生的新團隊,對於不認識的團隊宇哥總是特別有衝勁想要趕緊上前認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乖妹有位住在澎湖的朋友,他都會定期參與淨灘活動,看到與海洋相關議題的桌遊,不免感到好奇上前交流(騷擾人家)。
太Low了吧!沒去 2018新銳桌遊博覽會 ,還不趕快補進度…
【感想】「2018新銳桌遊博覽會」心得與淺見
對於桌遊玩家來說,《海洋大驚奇-食物鏈》本身不像其他桌遊般,在機制上表現的非常優秀與亮眼,而是以最簡單樸實的遊戲方式呈現在玩家面前。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能純粹地從遊戲中,認識、理解海洋正面臨的危機與困境,並認知到自己也是共犯之一!
在會場中和海波浪的遊戲設計師-吳明興聊了許久,聽他訴說著他所關注與倡導的環境保護議題,毫無保留地展現滿腔熱血與衝勁,這樣擇善固執的性格,堅持做對的事,宇哥打從心底感到敬佩與感動。
那麼,我們來一起看看《海洋大驚奇-食物鏈》怎麼遊戲吧~
About 海波浪
海波浪 團隊想做的是,『如果海洋離人們太遠,那就把海洋帶過來。』透過設計與互動,提升人們對海洋的了解,探尋與海相關的種種可能性。
其他部落客介紹
遊戲總覽
在蔚藍海洋中的魚類生物,每日最重要的事,就是覓食及生存。但是海洋中出現的海洋垃圾,會讓魚類生物誤食消化不量直到死亡。
你將扮演一群海洋生物,在汪洋的大海中覓食生存。然而,魚場的食物有限,請盡可能的幫助每隻海洋生物填飽肚子,避免誤食到塑膠垃圾導致消化不良而死亡。
遊戲作者:吳明興
美術設計:謝琳
出版廠商:海波浪
出版年份:2018
遊戲人數:3-4人(宇哥建議:3-4人)
遊戲時間:10-15min(實際時間:5-10min)
適合年齡:6+
遊戲難度:C(S:專家,A:進階,B:普通,C入門)
文字需求:無(無、低、中、高)
遊戲分類:小品遊戲
遊戲元素:卡牌遊戲
遊戲機制:卡片選擇、手牌管理
牌套尺寸:56 * 87mm(56張)
BGG評分:N/A(2018/10)
BGG連結:N/A
開箱版本:2018 中文版
►勝利條件
獲得最高分數的玩家獲勝;若平手,則獲得海洋卡較少的玩家獲勝。
哪些地方可獲得分數
獲得海洋生物卡。
►配件說明
海洋生物卡
每個層級的海洋生物卡共有16張,海洋生物的強度分布如下表所示:
食物鏈層級 | 生物強度 |
---|---|
1 | 1~3 |
2 | 4~6 |
3 | 7~9 |
4 | 10~12 |
每層有4種海洋生物,每種海洋生物有3張。
海洋垃圾卡
每獲得1張海洋垃圾卡,都會使你扣分。
休漁期卡
當有玩家打出休魚期卡時,該回合任何玩家皆無法在【生存階段】的覓食動作中,獲得分數。
►遊戲準備
請玩家依照下列的步驟,進行遊戲設置:
STEP.1
將所有海洋卡洗勻,隨機抽出3張海洋卡,牌面朝上置於桌上,成為起始的3個魚場。若抽出的是功能卡(海洋垃圾或休漁期卡)則重抽,直到魚場皆為海洋生物卡為止。
STEP.2
將剩餘的海洋卡依照下表,發給每位玩家對應的手牌:
遊戲人數 | 起始手牌數量 | 棄牌 |
---|---|---|
3人遊戲 | 17 | 剩餘2張移出遊戲 |
4人遊戲 | 13 | 剩餘1張移出遊戲 |
►遊戲流程
遊戲依階段同步進行,直至沒有手牌後,遊戲結束。每個回合由三個步驟組成,分別為:
- 出牌階段
- 決定順序階段
- 生存階段
►流程說明
A.出牌階段
每位玩家打出1張海洋卡,背面朝上放置在桌上。
B.決定順序階段
一起翻開打出的海洋卡,生物強度高的玩家優先行動。若生物強度相同,則生物長度越長的優先進行【生存階段】。
C.生存階段
請依序檢查是否發生下列狀況:
- 覓食動作
- 群聚動作
- 食物鏈斷裂
注意
當有一種動作符合條件且執行完後,則直接換下一位玩家進行。
例如,玩家A打出的海洋生物卡不符合「1.覓食動作」的條件,則繼續檢查是否符合「2.群聚動作」。假設魚場有相同食物鏈階層的生物,玩家A執行完動作後直接結束,跳過「3.食物鏈斷裂」,換下一位玩家進行。
覓食動作
根據「覓食法則」,若在其中一個魚場有可覓食的海洋卡,玩家將該魚場的所有海洋卡移到自己的得分區,然後將自己所打出的海洋卡放在該魚場。
覓食法則
第四級吃第三級
第三級吃第二級
第二級吃第一級
第一級吃第四級
範例
玩家B打出食物鏈第四級的鯨魚,鯨魚可以進入魚場覓食食物鏈第三級的鯖魚。
玩家B將鯖魚移到自己的得分區,然後將鯨魚放在剛剛鯖魚所在的魚場。
群聚動作
檢查魚場中是否有與自己打出的海洋卡相同食物鏈階層的生物。若有,則將自己的海洋卡放在相同食物鏈階層的魚場中。
範例
玩家A打出食物鏈第四級的鮪魚,因沒有可覓食的對象,所以他可以選擇跟同級的鯊魚或鯨魚群聚。
然而,玩家A最終選擇跟鯊魚群聚,所以將鮪魚移到鯊魚的魚場中。
食物鏈斷裂
該名玩家把自己的海洋卡移動到棄牌堆。
範例
玩家C打出食物鏈第三級的白帶魚,因沒有可覓食的對象,也沒有可群聚的對象,所以發生食物鏈斷裂。玩家C將白帶魚移到棄牌堆,本回合獲得0分。
四、觸發Called Game條件
當玩家手中都沒有手牌且皆執行完行動後,遊戲結束。
五、結算分數
加總自己獲得的所有海洋卡左上角的數字(海洋垃圾卡會帶來負分),即為總分。
由獲得最高分數的玩家獲勝;若平手,則獲得海洋卡較少的玩家獲勝。
六、功能卡介紹
海洋垃圾卡
在【B.決定順序階段】仍是依據數字執行順序,玩家可將此卡任意放在一個魚場中。
之後玩家行動時,若覓食到有海洋垃圾卡的魚場,就需要將其一併帶走,造成扣分。
範例
以上圖為例,玩家D可先將海洋垃圾卡放在任何一個魚場中,其他玩家按照順序依序放置。
擔心大家數學可能不好,幫大家複習一下。負數的數字越小,數值越大,換句話說,欠別人越少錢越好,欠別人一百塊(-100)比欠別人一百萬(-1000000)還要來的容易償還。
計分時,玩家得將垃圾視為扣分。
休漁期卡
本回合【C.生存階段】執行 「覓食動作」 的玩家,直接將獲得的海洋卡丟到棄牌堆(無法獲得分數),群聚動作和食物鏈斷裂不受影響。
範例
原本玩家B可以獲得魚場1的所有生物,但因玩家A打出休漁期卡,所以須將剛獲得海洋卡移到棄牌堆。
►配件總覽
- 56張 海洋卡
- 36張 海洋生物卡(1~12各4張)
- 4張 海洋垃圾卡
- 4張 休漁期卡
- 1本 說明書
►配件圖片
盒裝外觀
盒子正面
盒子側邊
盒子背面
遊戲配件
海洋生物卡
海洋垃圾卡和休漁期卡
說明書
遊戲後的反思與討論,增進人與大海的連結
對桌遊玩家來說,《海洋大驚奇-食物鏈》看似簡單無趣,玩後才驚覺並非如此。起始手牌的配發方式雖然夾雜著許多運氣,但怎麼出牌仍然影響絕大多數的勝敗關鍵,玩起來還是得認真玩才行,特別需要猜測對方的出牌方式與意圖,才不會兩手空空而歸。
在遊戲機制上,如果生存階段的遊戲方式能以《Crossing 寶石獵人》、《Om Nom Nom 食物鏈之王》或是玩樂小子最近新出的《Snow Time 雪之時》為基底,結合衝突、心機和算計的元素參雜其中,在出牌時需要考量的事情就會明顯變得複雜許多。宇哥認為這樣的調整,會大幅提升玩家在遊戲上的互動性!
在海洋卡食物鏈級數的色彩上,因為第二級到第四級使用的顏色較為相近(紅橘黃),混在一起有點難以區分,所以在辨識上就會需要仔細查看才會知道這張海洋生物卡是哪一級的生物。若改成相對色或是其他較容易區別的顏色,在色彩識別上會清楚許多。
而海洋卡上的介面資訊,宇哥蠻期望除了有圖示、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和長度外,也可以有一些海洋生物的簡單介紹。這些資訊會使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能更認識海洋生物多一點(附在說明書其實也不錯)。
整體來說,宇哥蠻喜歡《海洋大驚奇-食物鏈》手繪風格的美術設計,如果你只是把這款桌遊當作是一款遊戲
倡導環境保護議題,你我生活都能簡單著手改變
《海洋大驚奇-食物鏈》與其他桌遊不同,決心一肩扛起環境保護的教育議題,試圖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海洋正面臨的危害與問題,喚醒我們不切實際的想像。即便背負著沉重的使命,海波浪也甘之如飴。
在海波浪積極的舉辦展覽、講座與活動,除了展示《海洋大驚奇》遊戲本身,也將桌遊所採用的海洋主題視覺,衍生在各種形式的創作上。海波浪期望能透過行動,傳遞以下的主張價值與目標:
- 透過卡牌中的圖像和文字帶領人們認識海洋生物。
- 經由桌上遊戲有趣的玩法,讓人們認識海洋生態食物鏈,知曉自然生態的循環法則。
- 倡導海洋廢棄物的環境保護議題,人類過度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產生大量垃圾。這些垃圾不慎飄進海洋中,讓魚類生物誤食吃進肚子形成生物毒素累積。經過環環相扣的食物鏈循環,最終,毒素又回歸到人體之中。
- 宣告海洋漁業資源的枯竭的環境保護議題,科學家說,因人類過度補撈海洋魚類,再過30年後就吃不到魚了。因此呼籲全球政府組織重視這樣漁業資源枯竭的問題,一起做總量管制。因為各國開始訂定休漁期,希望藉此能夠讓海洋生物能夠繁衍後代,讓充滿驚奇的海洋生態能夠持續美麗。
你記憶中的海,是甚麼顏色?
對宇哥來說,有兩種類型的遊戲非常合宇哥胃口:
- 主題和機制膾炙人口的遊戲,需要深度思考與謀略的遊戲。
- 遊戲結合生活相關議題,使人自我省思,具有教育啟發性。
而《海洋大驚奇-食物鏈》就是這麼一款讓人省思的遊戲,原本笑著笑著玩,收牌的時候,無意間憶起記憶中的大海,總會漂浮著許多不屬於大海的垃圾,默默的也就沉默不語了!
有別於戰爭的搶灘作戰,眼看塑膠垃圾大軍襲來,即使我們配槍防衛迎面而來的敵軍,我們仍然束手無策!唯有捲起袖子,實地ㄧ個一個地將垃圾拾起,分類裝袋,將垃圾與回收分別送至各自的處理廠,才有辦法還原海灘原有的樣貌。但是,今天清理完,幾天後,垃圾堆積的場景依然存在,如同無限輪迴般,大海中仍漂浮著成千上萬個垃圾,隨時等待洋流與海浪帶它們登陸上岸。
▲ 成堆的塑膠垃圾四處漂泊,最終來到澎湖的沙灘上定居。(圖片來源:御醫臉書)
▲ 假冒珊瑚的掃把頭、玩具文青眼睛框、海裡漂不保證避孕保險套、每次必有的奇異針筒、還有撿都撿不完的塑膠碎片。(圖片來源:御醫臉書)
上面兩張照片,都是近期朋友在澎湖淨灘所拍攝分享的樣貌,而這只是他們淨灘過程其中的ㄧ個片段、一個景象。雖然宇哥只有一次參與淨灘的經驗,看著乖妹朋友淨灘的照片分享,加上屢次到海邊踩水身旁所看見的,已不在只是我們熟悉的「陽光、沙灘和比基尼」,而是混雜許多塑膠垃圾、廢棄物、燒酒螺、玻璃碎片等,看著看著,都會感到相當痛心!原來,這就是我們的海洋,曾經的一片蔚藍,如今卻是五彩繽紛!
(圖片來源:O2 Lab 海漂實驗室 – 澎湖)
海鮮火鍋大餐遠看是多麼美味,近看卻又如此格外諷刺。倘若有一天,所以生物因誤食垃圾死亡而導致食物短缺,那我們也將邁向相同的命運!
About O2 Lab 海漂實驗室 – 澎湖
(圖片來源:O2 Lab 海漂實驗室 – 澎湖)
O2 Lab 海漂實驗室 – 澎湖
海漂實驗室本來是一個傻人,純粹看不下去我們對大自然所做而彎腰撿拾,但現在是有著20幾個義工朋友下班休假之餘幫忙帶淨灘、支援分類等等的團體,我們稱自己為海漂藝工隊,大家秉持著想要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而彎腰。
(圖片來源:O2 Lab 海漂實驗室 – 澎湖)海漂實驗室除了邀請大家ㄧ同響應淨灘活動外,也將撿拾回來的海漂做成一件件藝術創作,使海漂有了第二個生命。
聽聽友人御醫為什麼會去淨灘
宇哥:為什麼會想開始從事淨灘活動呢?
御醫:身為澎湖人,要去海邊從來就不是一件難事,小時候父母三不五時會帶孩子們去海邊玩,那時候的海灘很美,金黃的沙灘、透明的海水、五顏六色的貝殼都是小時候很深刻的回憶。稍微長大一點後,如果到了海邊,看到垃圾自己就會想要撿起來,只是當時行動的能力還有限,所以沒法常常去淨灘。從O2lab海漂實驗室開始後,我就一直在關注粉專的訊息,在當替代役的時候還推薦系上的助教來澎湖玩時一定要去看看,間接促成助教邀請負責人到東海演講的機會。認識負責人唐小三後,你會發現「怎麼會有一個桃園人如此愛澎湖這塊土地!」身為澎湖人的我,是不是更應該做點甚麼?因為認同O2的理念及對於家鄉的熱愛,所以就跟著O2lab一起淨灘了。
宇哥:淨灘中有甚麼發現?
御醫:「淨灘時你可以看到人的一生」小三說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在淨灘的過程裡可以撿到寶特瓶、瓶蓋、漁具、鞋子、酒瓶、針筒、一次性餐具、整包的泡麵、上面寫滿韓文的打火機……等,你想的到或想不到的通通都有,只要走一遍,你會發現原來沙灘已經不是沙灘,而是海洋無聲的抗議。
O2Lab的淨灘跟一般的淨灘不太一樣,我們的淨灘不會很硬的要狂撿多少垃圾,一般人淨灘時總是不斷地撿跟分類,而我們除了撿之外,更想要讓參與者在淨灘的過程中反思我們生活的樣子,讓淨灘不只是淨灘。透過分類、擺設來重新檢視我們的生活習慣,並開始思考這些垃圾怎麼來?處理過程發生甚麼事情?會不會有甚麼影響?更重要的是去思考「是不是可以減少這些垃圾的產生?」。所以我們在週週小淨灘時都會鼓勵參與者將當天的狀況拍下、發文,希望透過我們的行動,讓身邊的人能更意識到這個議題,然後開始一起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就像小三說的「減少垃圾從麻煩自己一點點開始」。
(圖片來源:御醫臉書)
你看,這是澎湖的離島-姑婆嶼,清澈的海水,有人在大海中游泳著,非常愜意~
(圖片來源:御醫臉書)
我們將鏡頭往後拉一點,原本漂亮美麗的悠閒聖地,無奈快門按下,大海和垃圾竟共存在於同一張照片中,總覺得十分違和!
我們再將鏡頭向後轉,這…這真的是一開始我們認知海洋的樣子嗎?!這個景象不禁讓人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宇哥:持續淨灘的動機是甚麼呢?
御醫:之前帶著一家大小來淨灘的爸爸說:「難道我們只能留下一堆垃圾給下一代嗎?」我相信只要有參加過淨灘的人們多多少少也想過這個問題,特別是有孩子一起來參加淨灘的時候。每次淨灘後,身旁的人總是問我:「你們這樣撿的完嗎?」我想,就算到人類滅絕後也撿不完吧!但不撿,你捨得讓這片美麗的海就這樣繼續病下去嗎?至少我不願意讓我的朋友只能從照片上看到美麗潔白的沙灘,或是下一代只能在人造的沙池裡玩沙,我只是想要讓美麗的海灣繼續是美麗的海灣而已。所以我覺得我們做的不只是淨灘,而是另一種對生活的想像,也是幫忙我們的土地發聲。
►評分-84.7-
情境主題:9.0
美術設計:9.0
配件品質:8.5
策略程度:7.5
情緒曲線:8.0
耐玩程度:8.0
推廣難易:10
玩家互動:7.5
個人喜好度:8.7
團咖喜好度:N/A
(0.0-1.9=非常不滿意、2.0-3.9=不滿意、4.0-5.9=普通、6.0-7.9=滿意、8.0-10=非常滿意)
優點:
- 遊戲簡單,寓教於樂。
- 海洋卡一卡多用,有魚種圖片、中英文名稱和魚種長度。
- 遊戲核心理念主張環境保護議題,呼籲大家應重視海洋生態,具教育意義。
缺點:
- 食物鏈階層第二、三、四級的顏色過於相近,不易辨別。
- 遊戲內容較為單純,若能加強互動性,玩起來會大加分。
- 起始手牌為隨機發放,運氣成分較重。
►宇哥短評
《海洋大驚奇-食物鏈》利用56張卡牌形成一款卡牌遊戲,內容知性具教育意義,宇哥也相當認同作者所主張的價值與核心理念。遊戲雖然簡單,若帶領活動的教學者深度夠的話,遊戲之後的討論將會是活動中最為精華的區塊。
遊戲在互動性上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以遊戲性來說,它不會是玩家的首選遊戲,但《海洋大驚奇-食物鏈》玩完後的議題討論空間,會是教育工作者相當喜歡的寓教於樂方式之一。
►團咖短評
N/A
工程師Coding中…
圖片來源與引用資料
御醫臉書
說明書
遊戲規則
遊戲 x 開箱 x 教學 x 心得
人生如同一連串豐富有趣的遊戲交織而成,而遊戲世界如同現實社會的縮影。
在遊戲世界中,即使遇到困難,我們仍會義無反顧地去挑戰;但在現實生活中,當遇到困難時,為什麼我們就這麼容易輕言放棄了呢?
遊戲本身是無態的,玩遊戲的「動機」將決定投入成本後的收穫是甚麼。在遊戲世界中,我們鼓勵Trial And Error精神,無需畏懼犯錯,藉由體驗、感受、轉化,將虛擬世界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帶回到現實社會中,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宇教泥樂期望能藉由遊戲的啟發,培養孩子面對現實生活所需具備的技能,使其能更有勇氣地解決複雜的問題,因應未來的困境與挑戰。
如果你喜歡宇哥的文章,可以用 LINE Pay 請宇哥喝一杯咖啡,讓宇哥持續為你創作更優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