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Beaver 21XX 海獺水壩-救我,快洩出來啦!

Beaver 21XX 海獺水壩

《Beaver 21XX 海獺水壩》

icon_bookmark 遊戲簡介  icon_bookmark 遊戲資訊 icon_bookmark 規則介紹

icon_bookmark 配件介紹 icon_bookmark 玩後心得 icon_bookmark 分數評論

icon_bookmark 知識學堂


遊戲簡介

集思廣益,設法找出問題的最佳解

《21XX海獺水壩》是一款好好的人不當,要你去當水獺並管理水庫的合作遊戲。

宇哥第一款接觸的合作遊戲是《禁制沙漠》,那時玩過兩三次之後,就雙手合十,默默地把它放在櫃子裡面供奉了!遊戲在設計上,宇哥覺得《禁制沙漠》的困境與合作性低到可以直接忽略,使得即便不合作,也都能爽爽過關。

而《21XX海獺水壩》玩起來難度比《禁制沙漠》高蠻多的,需要精細「數字計算」與「風險評估」。玩家需要在每一輪中,集思廣益,找出使用工匠與放水的最佳解,才能共同獲得順利。

遊戲過程,著重在玩家間的互動與討論,大部分情況都會在大家取得共識後才開始行動。有時因為朋友管理的水庫快超過滿水位時,他們都會吶喊著「不行阿,我的要洩拉!」在旁邊觀望的宇哥都會噗哧一笑,並問他們「把主詞講清楚很困難嗎?!」

遊戲總覽

西元21XX年,人類已經滅亡,學會雙足步行的海獺掌握了世界的主權!人類所遺留的諸多建築物都在海獺手中得到活用,水庫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關東地區遭到超大型颱風的侵襲。為了不讓猛烈的颱風造成鬼怒川潰堤,海獺們奮勇起身,齊心協力保衛當地居民的家圓!

各水庫和鬼怒川的關係如下列所示:

  • 湯西川水庫(上游)->五十里水庫(中游)->鬼怒川(下游)
  • 川侯水庫(上游)->川治水庫(中游)->鬼怒川(下游)

遊戲流程很簡單,依循著四個步驟(工匠選擇、放水處理、雨量處理、負荷確認)重複九輪,且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颱風(鬼怒川未因超出負荷而潰堤),就能結束遊戲。


遊戲資訊

遊戲作者:Scamount
美術設計:Kumamine
出版廠商:Scamount、尖端桌遊
出版年份:2017
遊戲人數:2-4人(宇哥建議:3-4人)
遊戲時間:40min(實際時間:25min)
適合年齡:10+
遊戲難度:C(S:專家,A:進階,B:普通,C入門)
文字需求:低(無、低、中、高)
遊戲分類:家庭遊戲
遊戲元素:動物、合作、水庫、河川
遊戲機制:工人擺放、手牌管理、團隊合作
牌套尺寸:60 * 90mm (78張)
BGG評分:N/A(2018/05)
BGG連結:N/A
開箱版本:2017 中文版


標題-規則介紹

►勝利條件

遊戲共進行9輪,第9輪結束後鬼怒川的負荷若未超出負荷上限,則玩家們宣告遊戲勝利;反之,則失敗。

哪些地方可獲得分數

遊戲中沒有分數,玩家只有共同獲勝或失敗的局面。

►配件說明

遊戲圖板

鬼怒川圖板

鬼怒川圖板
圖板上左邊為瞬間能排放的水量,超過12皆會對鬼怒川造成負擔;右邊為鬼怒川負荷量表。

水庫圖板

水庫圖版
圖板左邊為安全水量表,超過的水量就會往下游排放,並造成鬼怒川負擔;右邊為汙染量表,汙染突破上限也會造成鬼怒川負擔。中間表示排放的水會流向哪個水庫。

卡牌介紹

工匠卡

工匠卡
每位工匠都會提供一個效果,幫助玩家管理水庫。

放水卡

放水卡
放水卡代表著玩家一次可以旁放多少水量到下游。

預報卡

預報卡
天氣是可估計的,但仍無法精準地得知當下降雨的情形如何。

骰子卡

骰子卡
用於隨機決定各個水庫當下會出現何種降雨的情形。

►遊戲準備

請玩家依照下列的步驟,進行遊戲設置:

遊戲起始設定

STEP.1

請將水庫依上圖所示

  • 湯西川水庫->五十里水庫
  • 川侯水庫->川治水庫

依水庫圖版配置起始的雨量圓片和泥巴圖片。(圖版有顏色標識)

STEP.2

將放水卡洗勻,在每個水庫圖版前各開出3張放水卡,其餘牌面朝下置於一旁。

STEP.3

將預報卡分成2個牌庫,分別為下列兩條溪流的水庫所使用的牌庫。

  • 湯西川水庫->五十里水庫
  • 川侯水庫->川治水庫

STEP.4

在每個水庫旁各放置一張預報卡,其餘預報卡牌面朝上,放在上游水庫的左邊。

STEP.5

設定難易度,調整負荷上限標記的位置。

請在10~15之間自由調整:

  • 15 為最簡單
  • 10 為最困難

STEP.6

讓每位玩家坐在自己喜歡的水庫圖版前,成為該水庫的管理者。
玩家人數在3人以下時,沒管理的水庫由大家共同管理。

►遊戲流程

遊戲共進行9輪,每輪由以下4個階段組成,分別為:

  1. 工匠選擇
  2. 放水處理
  3. 雨量處理
  4. 負荷確認

遊戲流程圖

►流程說明

工匠選擇

請各位水庫管理員透過討論,決定哪個水庫需要哪位工匠的援助,並在每個水庫前各放置1張工匠卡。

放水處理

  1. 從工匠卡「麥克」所在的水庫優先進行放水處理。輪到行動的水庫,先結算工匠卡的效果,再進行放水處理。
  2. 結算完工匠卡效果後,可以選擇0或1張放水卡使用。依照放水卡右上方標示的放水量數字,將相同數量的雨量圓片移至下游的水庫圖版。
  3. 接下來處理放水卡下方的特殊效果(可以選擇不使用),
  4. 將使用過的放水卡移至棄牌區。
  5. 依順時鐘方向,輪到下一個水庫進行放水處理。

卡片效果

連擊:指可以追加使用放水卡。追加的放水卡,同樣可以使用放水處理和特殊效果。
放水卡標示的水量超過水庫目前的水量,一樣可以進行放水。

清除泥巴(「泥巴-1」):將泥巴往下游流去。

注意事項

  • 放水卡只能透過工匠卡或放水卡的特殊效果補充
  • 流出的水和泥巴一定會留向「緊鄰的下游」。例如湯西川水庫流出的水和泥巴會先流向五十里水庫,不會直接從湯西川水庫直接流向鬼怒川。
  • 每個水庫圖版皆會標示最大上限值,分別以白色半透明圓圈表示水量儲存上限,正方形的數量來表示水質汙染程度。
  • 在放水處理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暫時超過上限,但此時並不視作上限突破,不需要將水和泥巴流下游。

範例

由於工匠卡Mike在左上角的水庫,因此放水處理從湯西川水庫開始。玩家決定使用一張放水量4的放水卡。

將湯西川水庫4個水量圓片移往下游五石里水庫,但因湯西川水庫水質目前沒有受到汙染,因此沒有汙染方塊可以移除。

依順時針方向,輪到五十里水庫進行放水處理。玩家執行工匠卡宍戶的效果,從放水卡牌庫抽取3張放水卡,放在五十里水庫旁。

玩家使用放水量4的放水卡,將雨量圓片移往下游鬼怒川。

玩家使用中間放水量1的放水卡,將1個水量圓片移往鬼怒川,另外使用放水卡的效果「可以將手中任意張數的放水卡,交給任意1位玩家」,於是將左邊那張放水卡交給管理湯西川水庫的玩家。

雨量處理

置於各水庫旁的預報卡,記載著各水庫可能降雨的情形,實際情況會依骰子卡決定會發生哪種降雨方式。

  1. 將6張骰子卡洗牌後,在每個水庫前各放置1張。(會有2張不會用到)
  2. 請依照骰子點數,將預報卡上對應的「雨量」、「泥巴」和「汙染」的指示物,配置到水庫圖版上。
  3. 確認水庫是否突破上限值。將滿溢而出的 「雨量」 圓片移至下游(泥巴會留下)。上限值遭到突破時,將會增加鬼怒川的負荷。
  4. 雨量階段結束後,回收所有的骰子卡。

突破上限值

水庫雨量(洪水)與汙染(污染外流)上限值的突破,皆會增加鬼怒川的負荷(移動鬼怒川圖版上的負荷標記方塊):

  • 每有1個水庫雨量突破上限值,就會增加1負荷,超出的雨量會流向下游
  • 每有1個水庫汙染突破上限值,就會增加2負荷,並清空該水庫的汙染指示物。

注意事項

  • 若泥巴流入導致上限值遭到突破,流向下游的依然是雨量圓片,泥巴會留下。
  • 每一輪,每個水庫的每種情況最多只會結算一次超過上限值。一個水庫在一次雨量處理階段是不會進行兩次水+泥巴超過上限值的處理,但可能會出現一次水+泥巴和一次污染超過上限值。結算順序爲上游->下游->鬼怒川。

負荷確認

流入鬼怒川的水和泥巴,每一輪若在12以下就沒有問題,超過就會增加鬼怒川的負荷(潰堤危機)。當鬼怒川的負荷增加時,依照數字移動鬼怒川圖版上的負荷標記方塊(負荷值會持續累積)。

  1. 負荷確認階段結束後,將鬼怒川圖版上的水和泥巴圓片全部清空。(僅剩負荷標記和負荷上限標記方塊)
  2. 將上游水庫的預報卡移動到與其相連的下游水庫,再從兩個預報卡牌庫中各拿取一張,分別放置到上游水庫旁。
  3. 完成以上處理後,便進行下一輪。第9輪結束後將沒有預報卡可供補充,代表雨過天晴,恭喜獲勝。

四、觸發Called Game條件

  1. 當鬼怒川圖版的負荷標記方塊,達到負荷上限標記方塊所處的位置。
  2. 遊戲進行9輪後,守護水庫成功。

五、結算分數

【獲勝】守護水庫成功。
【失敗】水庫超過負荷。


top

配件介紹

►配件總覽

  • 5張 水庫圖版
  • 20張 預報卡
  • 48張 放水卡
  • 4張 工匠卡
  • 6張 骰子卡
  • 35個 雨量圓片
  • 18個 泥巴圓片
  • 13個 汙染方塊
  • 1個 負荷方塊
  • 1個 負荷上限方塊

►配件圖片

盒裝外觀

盒子正面
盒子正面

盒子側邊
盒子背面

盒子背面
盒子側邊

遊戲配件

水庫圖版


水庫1:湯西川水庫和五十里水庫


水庫2:川侯水庫和川治水庫


鬼怒川

卡牌

工匠卡
工匠卡

放水卡
放水卡

預報卡
預報卡

骰子卡
骰子卡

圓片與標記方塊

藍色為雨水圓片,紅色為泥巴圓片,綠色為汙染方塊
藍色為雨水圓片,紅色為泥巴圓片,綠色為汙染方塊

負荷方塊與負荷上限方塊
負荷方塊與負荷上限方塊。
藍色為雨水圓片,紅色為泥巴圓片,綠色為汙染方塊。

說明書

說明書
說明書


top

標題-玩後心得

溝通與聆聽在合作遊戲中,你給自己幾分?

宇哥第一次遊戲時,由於規則玩錯,在放水階段水庫水量滿位後,直接增加鬼怒川負荷,並讓水量圓片直接往下游移去,大概到第三輪,鬼怒川就快潰堤GG了。實際上,放水處理階段時,水量滿位不會造成鬼怒川負荷,只有雨量處理階段才會。這個雷很容易踩到,請大家務必特別注意。

宇哥認為《21XX海獺水壩》比較適合新手玩家或喜歡輕度策略的玩家遊玩,對活在中、重度策略世界的玩家就比較沒甚麼吸引力。它會是一款需要大家參與討論,交流想法與意見,才會獲得較高遊戲體驗的遊戲。如果你仔細觀察,在遊戲的過程中,能看得出每一位玩家的主導與話語權的權重,會是一件有趣的事。藉由這類型的合作遊戲,加上適當的引導與反思,是個能夠提升「溝通」與「聆聽」技巧的好遊戲。

遊戲之餘,能否激起更多或題與討論

在《21XX海獺水壩》中,部分遊戲邏輯與常理不符,是宇哥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例如:

  1. 為什麼雨量處理階段超過滿水位就會造成鬼怒川負荷,但放水處理階段超過滿水位卻不會造成負荷?
  2. 水庫汙染達到上限造成鬼怒川負荷後,汙染卻憑空消失了(清空汙染方塊)?

其實,宇哥挺期待作者選用「水庫」與「合作」作為這款遊戲的主題,透過作者正在關心的議題,帶給玩家更多的討論與啟發。雖然遊戲中鮮少被提及到這方面的資訊,宇哥覺得這是遊戲帶領者能夠協助做更多的地方。

小心別誤觸合作遊戲禁忌

合作遊戲最常令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容易有「一言堂」的情形發生,意即遊戲當中若有人成為意見領袖,就會變成由一個人指導其他人進行遊戲,淪落為單人遊戲,其他人就會變成陪打機器人,這會使得其他玩家的遊戲體驗變得很差。(阿就都給你玩就好了啊!翻桌~)雖然如此,仍然有一些表現不錯的合作遊戲,宇哥簡單推薦幾款供大家認識,學習難度有簡入深:

《飛躍魔盜團》
玩家在時限內取得寶藏,並成功逃脫,是一款手忙腳亂的小品逃脫遊戲。

《太空警報》
大家各司其職,保衛太空船不受外星人攻擊,玩起來有點像大家一起寫程式。

《二氧化碳戰爭 CO2》
和大家一起保護地球,於私底下,每一間公司都懷著各自的目的。比較不適合和不會贏就會趨向自甘墮落的玩家遊戲。

《工業革命 Brass》
互相幫忙,互利共生,有錢(資源)大家一起賺的經濟型遊戲。

《羅馬共和》
要向上提升,抑或是向下沉淪,來一起跟羅馬共存亡。(說明書超厚,中文超像Google翻譯出來的,有夠難讀!)


top

標題-分數評論

►評分-77.5-

情境主題:8.5
美術設計:8.0
配件品質:8.5
策略程度:8.0
情緒曲線:7.0
耐玩程度:7.5
推廣難易:8.5
玩家互動:7.5
個人喜好度:7.5
團咖喜好度:7.0
(0.0-1.9=非常不滿意、2.0-3.9=不滿意、4.0-5.9=普通、6.0-7.9=滿意、8.0-10=非常滿意)

優點:

  • 有一定難度,需要認真思考後,才有機會獲勝。
  • 遊戲具水資源宇環境保育議題,可延伸為教材使用。
  • 玩家的互動與討論多,但要小心誤觸「一言堂」。

缺點:

  • 說明書編排的方式有點跳躍,不太好理解。
  • 水庫版圖上的水流動向(上下)指引與實際遊戲擺放(左右)方向不一。
  • 遊戲有單一最佳解。

►宇哥短評

宇哥在遊玩《21XX海獺水壩》後,覺得它是一款難度略高的合作遊戲。過程中,大家比較容易沉浸在理性的討論,玩家的情緒曲線會平淡許多。遊戲提供的隨機性與變化性並不多,玩家只要成功破關後,就比較少有動力會想再玩第二次,但對於尚未破關的玩家而言,仍然還是會有足夠的動力讓他們想要嘗試過關。

就一款合作類型的遊戲來說,宇哥認為能引起更多延伸的話題宇討論是重要的。對《21XX海獺水壩》來說,它需要一位好的遊戲引導者,才能將這款遊戲的議題延伸出來。

►團咖短評

Erker-7.5-

真心推薦想燒腦並且還希望其他人陪你燒腦的人,可以玩玩看《21XX海獺水壩》,良心建議有個數學好的夥伴很重要。

對於這次的體驗很奇妙,起初的三回合感覺還游刃有餘,不過第四回合開始就是燒腦的地獄,牽一髮動全身,要想這一步與下一步的布局,如果錯了,瞬間就會結束遊戲。

卡片設計很漂亮,不過遊戲平衡上還需要多多考慮,很容易造成四人局,真正在玩的人只有兩個人。

Randolph-7.0-

《海獺水壩》是個四人合作類型的遊戲,需要四人合作達成遊戲目標。此遊戲需要不斷討論找出最佳的解法,遊戲規則稍復雜但容易理解。優點是規則有趣,玩家們得不斷思考;缺點是此款遊戲的規則書尚有疏漏,需要玩家自己補上些規則來開始遊戲。遊戲內容相當有趣,可惜的是一些規則和設定未說明或容易導致玩家混淆,把比分拉了下來。


知識學堂

鬼怒川

古時,鬼怒川流域一帶為毛野國的領域,所以舊名「毛野川」。而自古以來,鬼怒川便以洪水泛濫而聞名,因此到了近世,人們以日語發音相近的漢字改稱為「鬼怒川」,取其「兇猛狂暴如鬼之怒」之意。

2015年9月10日,受熱帶氣旋艾濤影響,日本關東地區一帶有暴雨,導致鬼怒川在當日下午決堤,洪水湧入茨城縣常總市市區,雖然當地政府凌晨起呼籲市民疏散,但仍有近百人仍留在家中被困。

宇哥目前搜尋「鬼怒川」,都是滿滿的觀光、溫泉和泛舟等旅遊資訊,看得宇哥也好像去啊~

水庫壩堰

水庫

水庫是指人造的湖泊,而規模較小的則稱為水塘、塘壩和蓄水池。一般的形成方法是在河流的中上流建造堤壩,河水把河谷淹沒後便形成水庫。不過也有的水庫是建於海上的,例如香港的船灣淡水湖。水壩一般都建於狹窄的谷地,因為兩岸的山坡可以作為水庫的天然圍牆,而水壩的長度也可大大縮短。興建之前,將被水淹地帶的民居和古蹟需要被移到其他地方。

水壩

水壩是建築在溪流、河流和河口的屏障,用來防止洪水泛濫、生產水力發電、儲水作飲食或灌溉之用。在河流中上流建造的短距離人工高聳河堤作用主要功能並非防止水患,而是為了集結河水,把水匯集在堤,將河谷淹沒後形成水庫,現代的大壩主要有兩大類:土石壩和混凝土壩。

簡言之,堤壩之興建與水庫作用與原因相似,都是為了集結水源,而用意一般如下:

  • 灌溉、供水:為附近的地區提供自來水及灌溉用水。
  • 發電:利用水壩上的水力發電機來產生電力。
  • 防洪:運河系統的一部份。

水壩類型

按壩的受力情況分為:重力壩、拱壩、支墩壩。

  • 重力壩:利用壩體自身重量來抵抗上游水壓力並保持自身穩定。

  • 拱壩: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擋水建築物,藉助拱的作用將水壓力的全部或部分傳到河谷兩岸的基岩上。

  • 支墩壩:壩體傳導壓力至支墩、基座乃至地面,藉以抵抗水壓。根據面板的形式,支墩壩可分為三種類型:

  • 平板壩:兩端簡支的平板面板,跨中承受很大的彎矩,兩端承受很大切力,受力條件差,鋼筋用量大,因此只能採用較小的支墩間距,壩的高度也不能很大。當壩高超過30~40m時,常常是不經濟的,近來已較少修建平板壩。因面板與支墩之間設有伸縮縫,可適應地基變形,高度不大的平板壩可修建在土基上。

  • 連拱壩:擋水面板作成拱形以增大跨度並充分利用材料強度,迎水面多為斜面以利用水重增加壩體的抗滑穩定性,拱圈常採用圓弧形。連拱壩是一種輕型壩,工程量較省,施工稍複雜。北京地區的白河澗水庫漿砌石連拱壩壩高32m,壩長144m。

  • 大頭壩: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不用或只用少量鋼筋;壩段與壩段之間有伸縮縫,可適應地基變形,對地基條件的要求不是很高,必要時可以設置基礎板,以減輕支墩對地基的壓應力;壩體厚度大,防寒性能好,壩身溢流條件也好,單寬泄量可適當提高。

宇哥一時興起,想說來看看台灣水壩有哪些類型,查了許久,都只有找到重力壩和拱壩有相關資料,沒有找到關於支敦壩的資料。

詢問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後,得到以下回覆:經查「台灣水之源台澎金馬水庫壩堰簡介」一書,台灣水庫壩體依據受力型式可分為重力壩及拱壩,未採用支墩壩。(感謝「粉絲專頁-水啦」熱心地提供解惑)

堰,是一種橫越河川的障礙設施,可以改變水流的特性。一般而言,堰的尺寸比水壩小,水會在障礙物的後面累積成水潭,積滿後會越過頂部流往下游。堰經常用來引水進入灌溉圳道、防範洪水、量測流量及增加水深以利於通航。

遊戲中的大壩介紹

湯西川水庫-重力式混凝土壩

鬼怒川上游四座水壩中,最新的水壩。

五十里水庫-重力式混凝土壩

川侯水庫-拱壩

為鬼怒川最上游的大壩。

川治水庫-拱壩

在鬼怒川河中最高的大壩,在日本為第四高的拱壩。


top

圖片來源與引用資料

鬼怒川ダム統合管理事務所
Wiki百科
關鍵字:日本水壩列表、水庫、水壩、堰、鬼怒川
Baidu百科
關鍵字:平板壩、連拱壩、大頭壩
智匯三農

說明書

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