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ERS 乾杯》
遊戲簡介
遊戲資訊
規則介紹
配件介紹
玩後心得
分數評論

一款被低估的小遊戲
若有一款你曾未見過的桌遊,設計成兩種不同大小Size的外盒:
- 一盒體積較大(如四季物語)
- 一盒體積較小(如矮人礦坑)
屏除玩家對特定主題、機制與畫風的喜好,在不了解遊戲與規則的情況下,單純考量外盒大小給予玩家的好感度,膚淺的宇哥大多會先對大盒的遊戲產生興趣,然而像《乾杯》這種「小」遊戲就是常被忽略的邊緣桌遊。(幫QQ)「人不可貌像」這句話套在桌遊上,確實也是如此。一款遊戲的好壞,無關遊戲外盒的大小,而是在於主題、機制與決策間三者如何相輔相成。
於上個月,宇哥榮幸地在高雄台鋁遇到「寶島桌遊來襲」這個品牌,同時認識到「玩聚設計」的Dray(負責人)與陳曦(遊戲設計師),才開啟一連串的神祕旅程(是要去哪裡XDD)。
《乾杯》是一款可合作、可陣營也可推理的遊戲。單憑外表難以評論遊戲的好與壞,唯有深度體驗過遊戲的玩家,才有辦法理解遊戲是多麼具有趣味性的阿。如果你是擅長在桌上游泳的玩家,《乾杯》玩起來的感覺就像是 2 VS 2 的麻將,相當有意思。

大乾杯與小乾杯
第一次看到《CHEERS 乾杯》的包裝,是在準備參加我鳥堡聚會擔任教學員時,事前在網路爬《乾杯》教學文,意外點進去看到的。當時想說「阿?就這樣…」,五秒鐘後就關掉網頁了 XDDD
以玩家一般的認知,大都會認為「我鳥堡」的《Raise your goblets 乾杯》完全屌打「玩聚設計」的《CHEERS 乾杯》,但其實這是一種認知上的謬誤,在不熟悉的作品間比較,其實沒有甚麼意見上的參考價值,不夠客觀。不妨先簡單看看兩者的差異,以下為簡易圖表比較(以遊戲英文名稱作為區分):
|
Raise your goblets |
CHEERS |
知名度 |
大眾 |
小眾 |
美術 |
鮮豔,滿版 |
純白,清新 |
常見稱呼 |
大乾杯 |
小乾杯 |
輩分(出版時間) |
晚輩 |
前輩 |
遊戲定位 |
派對遊戲 |
合作兼陣營小品遊戲 |
遊戲人數 |
2~12人 |
2~6人 |
遊戲總覽
一年一度的調酒大會,原先是個調酒師們分享新酒譜、觀摩他人學習新知的大會。但自某年,大會決定選出並表揚最厲害的調酒師開始,一切就變了調。
為了贏得調酒大會的勝利,調酒師之間彼此勾結,甚至藉由其他調酒師「乾杯」、聊天之際,偷偷把不需要的酒加進對手的雪克杯內,千方百計地想讓對方落敗…
遊戲的流程相當簡單,輪到你時從「1.敬酒」、「2.送酒」和「3.退貨」三個動作中,擇一進行,完成後換左邊玩家反覆進行三選一的動作,直至有玩家完成秘密酒譜的條件,該隊就獲勝啦。
乾杯2.0 VS 乾杯1.0
在《乾杯1.0》中,玩家在進行教學時,事前需要花好長一段時間Setting,才有辦法開始教學;遊戲過程中若有玩家像宇哥一樣金魚腦,才剛看完蓋上後,一下就會忘記自己的秘密酒譜是甚麼,就得反覆地在打開與蓋上間無限輪迴,非常不符合人性!(敲碗!)
開心的是,「玩聚設計」聽見玩家們的心聲,於《乾杯2.0》,「玩聚設計」貼心地額外提供酒譜小卡和酒譜架,除了徹底改善上述的問題外,還完整保留了《乾杯1.0》自訂秘密酒譜的趣味性。
整體來說,《乾杯2.0》使玩家能更方便且快速地Setting遊戲,同時也帶玩家逃離反覆查看Token的輪迴中。其它細節的改變內容如下:
- 部分配件與玩家行動重新命名,以及說明書的圖文優化。
- 修改了抽取秘密酒譜(勝利條件)的方式。
- 新增和局的規則。
- 在變體規則中新增了雙人對戰規則。
- 配件增加了酒譜架與酒譜小卡,兩者的使用方式如下。

左邊為《乾杯1.0》,右邊為《乾杯2.0》

5種供玩家快速設置的秘密酒譜小卡。

為金魚腦宇哥設計的酒譜架?!

遊戲作者:Shi Chen
遊戲編輯:楊倬睿、許恪禎、鄭雅文
美術設計:Ash Chen
出版廠商:Play With Us Design (玩聚設計)
印刷廠商:墨帥
出版年份:2016
遊戲人數:2-6人(宇哥建議:4、6人)
遊戲時間:15-25min(實際時間:10-20min)
適合年齡:6+
遊戲難度:C(S:專家,A:進階,B:普通,C入門)
文字需求:無(無、低、中、高)
遊戲分類:小品遊戲
遊戲元素:卡牌遊戲、酒
遊戲機制:手牌管理、合作、成套蒐集
牌套尺寸:45 * 70mm(65張)(會留一點邊)
BGG評分:6.0(2018/04)
BGG連結:連結
開箱版本:二版
閱讀全文〈【桌遊】CHEERS 乾杯 2.0-燒酒飲一杯,乎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