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之光

《Azul:Stained Glass of Sintra 花磚物語:琉璃之光》
遊戲簡介
遊戲資訊
規則介紹
配件介紹

花磚2強勢登場
《花磚物語:琉璃之光》(後簡稱《花磚2》)作為《花磚物語》(後簡稱《花磚1》)的續座,延續了花磚本身的藝術美感和遊戲性。遊戲封面的視覺,讓宇哥第一個想到的另外一款遊戲就是《聖家堂》,兩款遊戲都有精美的美術加持,使得桌遊放在玻璃櫥窗內展示都是一種藝術阿~

▲ 《SAGRADA 聖家堂》
這篇桌遊介紹文,主要先以遊戲總覽和規則介紹為主。由於實在是太喜歡花磚系列的遊戲作品,等不急想要趕緊分享給大家。
因此,宇哥決定要先用破英文來荼毒大家,遊戲介紹的內容並非英文逐字翻譯,而是宇哥讀完並了解語意後,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說白了就是英文太菜,逐字都翻起來感覺非常詭異)
等到宇哥實際玩過後,會再和大家分享玩後的心得與評論~本篇最後面有英文說明書,英文好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幫忙宇哥校稿一下 XDDD
花磚系列的遊戲作品
【桌遊】Majolica 馬約利卡 – 台灣花磚x復興文化之路
【桌遊】Azul 花磚物語 – 源自阿茲勒赫瓷磚畫的瑰麗藝術
【桌遊|擴充】 Azul: Joker Tiles 花磚物語: 百搭擴充 – 稀有的百搭花磚
大家期待《花磚2》嗎?據2PLUS的亞灣表示,《花磚2》已經在熱身登場中囉~(敲碗!!!
《花磚2》有甚麼特色
以《花磚1》來說,宇哥認為其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工廠供應】拿取花磚時的煎熬。而在《花磚2》中,保留了《花磚1》最核心的地方,重構後續的遊戲流程與內容,讓整體遊戲看起來有著不錯的體驗。(因為宇哥還沒玩過,只有讀完規則而已)

▲ 花磚同樣是5種顏色,《花磚1》為不透明,《花磚2》為半透明。
在《花磚2》的介面設計上,看得出來作者有在嘗試優化UI和UX,讓遊戲能更簡潔與流暢。
首先,遊戲作者將玩家圖板的記分區分離,獨立出一塊計分圖板。宇哥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在玩《花磚1》的過程,蠻常遇到調整玩家圖板上磁磚的時候,會不小心撞到玩家圖板,導致分數標記噴飛,很容易忘記分數跑到哪了!
其次,在碎裂磁磚(玻璃)的處理上,《花磚1》其實挺囉嗦的!無法擺放在準備區的磁磚,必須先放在玩家圖板的地板區,當執行完【牆壁鋪磚】,又要接續處理地板區的扣分,真的有點麻煩!而《花磚2》直接改以調整碎玻璃軌作為扣分的識別依據,無法放進玩家圖版的碎玻璃都直接丟進玻璃塔內,算是省下許多不必要的動作。

宇哥看完說明書後,感覺得出遊戲作者在配件的設計上,多了「顏色」層面的考量。以工廠圓盤來說,橘色外框那面沒甚麼差異。而分成5個區塊的那面,主要是用來輔助無法正常識別顏色的朋友們,所做的貼心設計,讓他們能以明顯的圖騰樣式,清楚的辨別玻璃片的顏色與種類,一起開心的遊戲。(詳見說明書最後一頁)

雖然宇哥認為在顏色的友善設計上,仍有許多進步與優化的空間。無論如何,遊戲作者有在嘗試著手這個部分的設計,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遊戲總覽
世界的彩繪玻璃藝術家,歡迎來到辛特拉!
究竟,誰能為宮殿窗戶裝飾出最令人驚嘆的彩色玻璃窗呢?
在遊戲中,你將扮演來到辛特拉的彩繪玻璃藝術家,和其他藝術家比拚,裝飾出最瑰麗的彩色玻璃窗。

遊戲作者:Michael Kiesling
美術設計:Chris Quilliams
出版廠商:Next Move Games
出版年份:2018
遊戲人數:2-4人(宇哥建議:N/A人)
遊戲時間:30-45min(實際時間:N/A min)
適合年齡:8+
遊戲難度:C(S:專家,A:進階,B:普通,C入門)
文字需求:無(無、低、中、高)
遊戲分類:抽象遊戲
遊戲元素:抽象策略
遊戲機制:圖形建造、板塊放置
牌套尺寸:無
BGG評分:7.9(2018/10)
BGG連結:連結
開箱版本:N/A
閱讀全文〈【桌遊】Azul:Stained Glass of Sintra 花磚物語2:琉璃之光-當花磚2遇上聖家堂〉